看!四川知识产权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这是一张来自四川知识产权工作的亮眼“成绩单”:指导成都发挥“头雁”作用、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成都高新区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每万人口高价值专利拥有量5.9件;拥有各类地理标志1088个,“川货”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用心“数守”藏羚羊家园
可可西里卓乃湖被称为“藏羚羊大产房”,每年有数万头藏羚羊经长途迁徙到湖周边集中产仔,完成生命循环。但囿于极端环境和网络覆盖缺乏,当地生物保护工作需工作人员“跋山涉水”,戍守者孤立无援
推动重点产业强链补链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对我国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专项部署,强调要“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这为知识产权促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专利转化运用开辟了崭新道路。
校企“牵手联姻” 专利“落地生金”
政府搭台,校企牵手,签约专利转化项目74.9万元。近日,在湖北省专利技术转化对接系列活动中,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了专利技术路演,并与企业签订专利转化合作协议。
报告显示:我国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
近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分析报告》。报告对全球范围内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进行了深度分析,探讨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至今的技术专利布局趋势,并对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走向进行了展望。
结专利转化“硕果” 展巴蜀创新风采
11月 29日,由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创新者之夜·2023”四川专利奖颁奖特别节目在成都举办。今年是四川专利奖设立以来的第十个年头,自 2013年起,四川每年开展专利奖评选,并以省政府名义表彰和鼓励在专利转化运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分毫必争,原子钟跑出高精度
原子钟是现代高科技产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通信、电力等领域。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发出了高性能原子钟,并被送上中国空间站。这项技术的成功研制,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也标志着我国把核心专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棵树”缘何与“金邦树”法庭对峙?结果如何?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规定,当装潢能够区别商品来源时,即属于受法律保护的有一定影响的商品装潢。在涉装潢侵权诉讼中,如何界定是否构成有一定影响的商品装潢是审理此类案件的关键。
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42%
近日,记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获悉,我国积极推进5G国际标准制定,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42%,为推动全球5G发展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