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42%
近日,记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获悉,我国积极推进5G国际标准制定,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42%,为推动全球5G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6882家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相关组织开展专利布局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十周年专利统计报告(2013-2022年)》,系统介绍了十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相关组织(下称共建国家)专利布局状况和显著特点,反映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主要进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蓬勃活力。
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选服务业扩大开放实践案例
近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对外公布,关于“打造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释放数据要素内在价值”的经验做法作为特色探索类案例成功入选,并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投资中国年”服务业扩大开放推介大会进行发布,相关工作经验为进一步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价值转化提供了借鉴。
粤澳两地签署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本报讯 9月19日,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在澳门举行。会议期间,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签署《粤澳知识产权合作协议(2023—2025年)》。
新国标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合规要素
近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起草、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GB/T29490-2023)发布。该标准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提供参照标准。
专利开放许可试点以来达成许可近8000项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新的专利转化运用模式,对于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放大专利制度作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呈现出哪些特点?
专利抗灾,闻“汛”而动!
自主研发的水雨情遥测系统让河湖“长眼睛”“会说话”;城市洪涝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可为公众提供未来积水路况;黄河精准防汛的科技“神器”——数字孪生黄河,实现流域物理状态和虚拟状态之间的同步反馈……
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
7月24日,以“知识产权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开幕式致辞并作主旨演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作主旨演讲。
“使用环境特征”限定须谨慎
“使用环境特征”是指专利权利要求中用来描述技术方案所使用的背景或者条件且与该技术方案存在连接或配合关系的技术特征。通过在权利要求中增加“使用环境特征”,能够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技术方案,但是在专利侵权判断中,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是由该权利要求所有技术特征确定的,因此,权利要求中“使用环境特征”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通常具有限定作用,进而在专利撰写和维权阶段,需要谨慎处理“使用环境特征”。
澳门特区申请人在内地发明专利优先审查申请试点项目将于2023年7月正式实施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支持澳门特区居民更加便捷、有效地在内地保护知识产权,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以试点项目形式,对澳门特区申请人在内地发明专利的优先审查做出便利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