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小课堂上课啦!商品外包装能申请注册为商标吗?
《商标审查审理指南》就商品外包装申请注册商标的审查作出明确限定:商品的外包装,一般消费者不会将其作为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商标标志看待,不具备商标的显著特征。《商标审查审理指南》同时明确,商标的显著特征是指商标应当具备的足以使相关公众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特征,具体而言,是指商标能够使得消费者识别、记忆,进而发挥指示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功能与作用。
数据显示,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全球居首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近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总量为27.26万件,其中,中国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再次位居世界第一,这是中国于2019年首次登顶以来,连续5年位居榜首。
商业外观的保护途径与策略
商业外观(Trade Dress)是美国特有的一种知识产权表现形式。Trade Dress在中文语境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一般翻译为“商业外观”。我国企业在美进行相关知识产权布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笔者通过对美国商业外观保护方法的梳理,进而探讨我国企业在商业外观保护方面的策略。
快来了解!公安部公布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各类侵权假冒犯罪行为最新进展
近日,公安部公布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各类侵权假冒犯罪行为最新进展。2023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夏季行动”“昆仑2023”等专项行动,依法严打各类侵权假冒犯罪,全国公安机关全年共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万起,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势头,取得明显成效。
各地积极推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以来,各地认真学习贯彻《方案》精神,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要求。连日来,福建、重庆、长沙、成都等多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召开推进会议、举行宣贯活动,围绕《方案》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知识产权:为国货“潮品”注入新动能
“国货‘潮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彰显着对中国品牌的自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坚持自主创新、坚守国民情怀的国货买单,像华为、海尔等一大批‘国货之光’还走出国门,积极融入全球市场,成为全球的知名品牌。”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货“潮品”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全方位助力,特别是需要利用好商标制度加强品牌保护、实现品牌价值。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助力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看!四川知识产权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这是一张来自四川知识产权工作的亮眼“成绩单”:指导成都发挥“头雁”作用、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成都高新区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每万人口高价值专利拥有量5.9件;拥有各类地理标志1088个,“川货”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推动重点产业强链补链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对我国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专项部署,强调要“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这为知识产权促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专利转化运用开辟了崭新道路。
报告显示:我国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
近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分析报告》。报告对全球范围内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进行了深度分析,探讨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至今的技术专利布局趋势,并对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走向进行了展望。